心心念念的錐麓古道,終於成行了。

目前僅開放從燕子口到斷崖駐在所(共3.1公里)

然後再原路折返

可別小看這數字,因為高度落差相當大(約500公尺),讓我上山氣喘噓噓,下山腿抖不停⋯

(是我太弱了嗎?自我懷疑中)

走過錐麓吊橋,就正式進入今日的主題

未知的新奇感,充滿想像空間,令人期待⋯

一路陡上,大概30分鐘就讓我汗水淋漓

前陣子身體微恙,尚未完全康復,還有點虛弱

但,一開始,還笑得出來😄

到了1k處,被這雲霧中的枯木及石縫中冒出的小樹畫面所吸引,此時,剛好也想休息一下

於是,爬上這大石頭,坐在上面吹吹風

頭頂上不時傳來烏鴉ㄚ⋯⋯ㄚ⋯⋯ㄚ的叫聲

原本高掛的山月吊橋,此時,卻在我的腳下

離開舒服的「休息區」,大概走了十多分鐘

看到這斑駁的石柱,就表示要進入歷史的時光隧道

一些殘留的遺跡,印證著曾經的過往

這是~巴達岡部落(曾設有警察駐在所,小學,甚至旅館)

接下來,似乎是來到了原始森林,

一路鳥叫聲不絕於耳

盤根錯節的樹根,裸露鋪陳在潮濕的地面上

依舊~遙遙無期的緩緩上坡⋯

加油⋯巴達岡2號橋⋯繼續前進

步道的寬度不大,有些地方還需扶著繩索行走,一雙好走防滑的鞋子(雨鞋或登山鞋)是必須的哦

突然,雲霧繚繞,大夥有些擔心

因為,若下雨,這樣的路,肯定更難行走

大約來到2.5公里處,(從巴達岡到這裡,不斷攀爬上坡,我是靠意志力在走路的)穿越這洞口,進入迷霧夢幻的世界

少年聽雨歌樓上,紅燭昏羅帳

壯年聽雨客舟中,江闊雲低,斷雁叫西風

而今聽雨僧廬下,鬢也星星也

悲歡離合總無情,一任階前,點滴到天明

年輕歲月,陽明山陽金公路上、霧中騎著摩托車

伸手不見五指的水氣中,感覺到的是浪漫

中年後,少了些浪漫情懷,多了點擔憂害怕⋯

就像詩中所言,同樣是聽雨、觀霧

隨著年齡增長,看見的、體悟到的,完全不同

因為,成長中,經歷了好多事

那是熟年後,才能懂的心境

轉個彎,眼前竟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景

(2.6-3.1公里即是壯麗的錐麓大斷崖)

碎石子路,一面是峭壁、一面是斷崖

拉著旁邊的繩索、往下看

頗有~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⋯⋯

想想,這樣艱辛難走的路,是前人用血汗淚水開闢而成,不免感懷那段傷痛歷史

(1917年,日本人強徵原住民壯丁,將小徑拓寬,壯丁以繩索綑綁腰際,自斷崖頂垂懸而下,以鑿洞埋設炸彈⋯⋯)

掀開薄霧的面紗

腳下的立霧溪,中橫公路,遙遠渺小卻清晰可見

此番景色,只有在錐麓才看得見

終於,走到步道終點~斷崖駐在所

大夥兒全在這休息午餐,當我啃著手上飯糰

眼睛卻不由自主望向旁人自備爐具在~泡麵~香啊

回程,又見雲霧飄渺

我是天地間的一沙鷗⋯⋯人,怎能不謙卑、感恩呢

下山的路,一點也不輕鬆

階梯間距大,我的大腿、膝蓋有點承受不住

但,望向鏡頭,還是以微笑面對😄

好不容易,我回到起點了(上山3小時,下山2小時)

青蔥的山、碧綠的水

頓時洗滌剛剛的疲累

走向停車場,不忘多看一眼太魯閣的美

這是怎樣也看不膩的峽谷柔情啊⋯⋯

P.S.錐麓古道需申請入山入園

出發日兩個月前即可網路申請

平日96人,假日156人

門票一人200元,在燕子口買票確認身分(要帶身份證)。車輛需停在前方600公尺左右的停車場

一生必走一趟的錐麓古道~等你來造訪⋯^_^

By eva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