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月潭
清晨與黃昏,因為光雲流動,顏色不斷微調,樣貌之多變,是我一天當中最愛的兩個時光
聖誕節前一週,伊達紹碼頭絲毫不為外界擾動,依舊保有他沉靜、與世無爭的清明。
只有幾株小小可憐的聖誕紅排列點綴著,聊表心意;水中倒影的世界有種不切實際的虛幻,船隻靜泊,微冷的空氣似乎凍結了一切,畫面定格⋯
早晨七點,碼頭大門敞開,走進去時,發現一個竹編裝置藝術靜靜的矗立在岸邊,這是藝術家范承宗先生的作品,用木板、繩索交錯結合,仿若山雀築巢的外型,坐在裡面的椅子上,透過放射狀鏤空的線條,無聲地,飽覽美麗的寂靜晨光。
沒有預期的好天氣,讓我們喜出望外。朝霧碼頭前,遠方低矮的雲,錯以為是覆蓋白雪的山巒,美極了!
騎單車,從水社到向山(這條路線是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之一)是非常享受的;冬日的暖陽,不過分刺激,剛剛好的微微出汗,可依照你要的運動量來自行選擇腳踏車種:變速腳踏車、電動腳踏車甚至電動摩托車都有喔⋯⋯
波光粼粼的湖邊,玩起剪影遊戲,連拍了好幾十張,有個小小感想,我們都跟自己身體不太熟,卡卡的肢體動作「有待開發」😄
向山遊客中心前的無邊際泳池,不論晴雨,總有不同的美麗風景,點一杯惠蓀咖啡或是抹茶冰淇淋,等待一位難求的戶外景觀座位,包準你也會跟我一樣,愛上這份如詩如畫的恬靜。
續往前行,離遊客中心不遠處,純白的向山懸臂式觀景台,像個「杵」的意象伸向日月潭,藍天白雲,湖光山色,四個扮鬼臉的女子生動了整個畫面。
有主題式的dress code的裝扮,讓每一次出遊的照片更吸睛、更令人印象深刻。😜
奧萬大
特意選個深秋的日子來此,為的就是那一抹楓紅🍁。從日月潭到奧萬大車程兩小時,短短時間內,場景就從湖泊轉換到高山,台灣真的是個寶島,不需長途跋涉,轉個彎,就有不同的美麗風景等待著你的探訪。
踩踏滿地落葉,沙沙作響,大地繽紛的色彩,像水彩的調色盤,可混搭多層次的綠、不同色溫的黃,有藍天當背景,畫面全都顯明起來⋯
走在楓林大道上,其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,畢竟期待越高、失落感就會越大,若秉持隨遇而安、全盤接受的態度,反倒會得到出乎意料的驚喜呢!
當綠樹叢中突然出現一株紅,竟讓我們開心的飛奔前往,快樂~可以這麼的簡單,定睛在我們所擁有的,而不是放大那沒有的!
年輕的時候,總是想找一片完整火紅的楓葉夾在書本裡,當作書籤或留作紀念;似乎「完美」兩個字才是王道,潛移默化的力量很可怕,那是不知不覺悄悄烙印的想法⋯⋯50+後,才發現其實經過生命歷練痕跡的「不完美」,讓美麗更顯張力與深度~~
111年10月才完工的清水溪橋,是通往松林區的唯一路徑,造型吸睛,外觀模擬動物於林間奔跑的骨架意象,當陽光穿透下來,令人目眩神迷⋯
似乎大家說好在此集合一樣,所有的人都在這出現~拍照,休息,好不熱鬧!
大約花費兩個小時的時間,才走到終點。
今天的路線:楓林步道-森林步道-賞鳥步道(賞鳥平台)-奧萬大吊橋-松林區。
雖有上下坡度,偶爾還是會發喘,但大致上算是好走的健行步道。
奧萬大吊橋~紅綠配色頗有聖誕節應景的意象,好看👍
在松林區看見幾顆造型奇特的樹,姿態孤立挺拔或纏繞撫媚,鮮明個性特質,真有意思⋯
回程的路上,光影折射下,竟讓這條河流,像書法的行草般揮灑奔放,煞是好看
行走在奧萬大森林,來回3.5小時,十分享受。推薦大家在春櫻、秋楓季節,會更添加味道!
清境
第二次走高空步道,選擇從國民賓館坐公車到青青草原服務中心,由‘北端票口’一路往下坡走到蝴蝶園端入口,這是最輕鬆省力的方式;全長1.6公里,選個舒適宜人的天氣,沿途欣賞中央山脈翠綠山景,像在雲端漫步一般,舒服極了!
#北票口設置在青青草原園區境內,所以需先購買農場票卷,才能行走高空步道。而這次我們住宿國民賓館,有贈送一人一張青青草原門票及高空步道的折價卷呢⋯⋯
陽光照射下,圍籬的影子像是五線譜,而一棵棵火紅的落雨松是音符,故事館前這一段路譜成的曲子好有故事,我為之深深著迷!
風起雲湧,風吹雲散~
像是兩個好朋友在玩遊戲一樣,
調皮可愛的雲隨著風的節奏起舞變幻
走在純白唯美的高空步道,得以近距離的欣賞群峰崢嶸,層層疊疊的合歡、能高、奇萊山脈~甚是美麗!
偶爾,停駐在觀景平台,靜靜的聽著山的呢喃~大口深呼吸,聞嗅屬於清境獨特的空氣味道⋯⋯⋯
行走在薄日下一個多小時,微微出汗,接近中午時分,還拿出陽傘稍稍抵擋正上方熱情的太陽呢!說好的寒流呢?全副武裝「備戰」,卻完全派不上用場😄
在清境商場「我的巴萊好朋友」享受豐盛美味的午餐(這已是第三次造訪),然後回旅館午睡休息一下,就像手機需充電、汽車需加油一樣,經過午休三十分鐘,下午的行程才有續航的飽滿精神~^_^
國民賓館後方有一片茶園,人跡罕至,十分「清靜」,幾株鵝黃銀杏點綴青綠色的茶園,冷冽的寒風讓人直打哆嗦,為取得一絲暖意,尋著陽光的方向前進(像是追光者😄)竟不知不覺走到印象北歐莊園,傍晚時分的色彩真的太迷人了,一整排的落羽松在陽光照射下,更顯火紅耀眼,讓人迷醉⋯
續往落日步道,為那無與倫比美麗的夕陽⋯
步道上有一民宅,是觀賞夕陽最佳的地方,但每回經過,都沒遇上屋主,也許這時間還未返家,正忙於工作?也許~曾經驚為天人的美麗,已趨平淡無奇,再也喚不起任何熱情渴望?是不是,我們常掉入這樣的陷阱,看不見手裡握著的,而羨慕那抓不到的,非得像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」的少年,到世界各地兜了一圈,才發現,寶藏~其實就在自家的後院?
每一回的日月潭、奧萬大或是清境,總能讓我有不同的看見與認識;常有人告訴我:‘這地方我去過了,沒什麼‘,但那個「什麼」,其實是跟自己的心態有關,需要用心去尋找、甚至創造、細細慢慢咀嚼體悟的⋯⋯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